座椅躺倒后安全失效?延锋破解国际难题

2023-07-27 16:51:44     出处:汽车之家

在汽车市场越来越卷的当下,企业为了追求差异化,在座舱上下足了功夫,提供各式各样的场景,以及酷炫的功能。智能座舱到底如何定义?每家企业解读不同,延锋国际首席执行官陆凯的答案是,“不能把智能这件事‘物化’太严重,既然它为人服务,安全是1,其余为0,没有这个1,将变得毫无意义。”


(资料图片)

作为一家提供智能座舱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中国零部件企业,延锋开发场景,也承担了该场景下的安全责任。近日,延锋发布了面向未来移动出行的突破性座椅集成安全技术。该技术汇集了一揽子座椅集成安全方案,由多个创新部件形成一整套安全措施,可有效降低大角度躺倒正向坐姿下碰撞产生的伤害。

正如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周青教授所言,“未来自动驾驶车辆可以没有油门踏板、没有方向盘、没有司机,但一定要有安全保护装置,而其中重点是座椅。

■历经三年开发为难题找到答案

零重力座椅对于消费者而言,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,近年来已有不少车型已经或即将搭载。相比传统座椅,零重力座椅靠背需要大角度躺倒调节,以及座椅移动轨迹,如旋转、长距离滑动等,都与传统座舱存在很大差异。座椅在座舱内的灵活度越来越大,所有乘员都可能以不同坐姿,或躺倒、或转身,坐在同一辆车内。

由于当前的约束系统都是基于直立坐姿开发的,当不处于直立坐姿或相近坐姿时,传统的PAB及B柱上的安全带提供的保护不那么有效。交通事故的伤害统计也表明,传统安全约束系统对乘员无法提供有效的保护。

“以前座椅都能躺倒,安全法规后面有一块阴影,只是大家不提,而且也没有解决方案。”延锋国际首席技术官、技术中心总经理倪嘉文称,“如果只看场景,没有安全保护,这是不长久的。如果说,延锋创造了各种智能座舱场景,我们就应该对场景下的安全负责任。这也是为何延锋耗费三年时间来研究这一课题。”

『左为延锋国际首席技术官、技术中心总经理倪嘉文;右为延锋国际首席执行官陆凯』

自2020年起,延锋就开始研究满足未来出行需求的安全解决方案,试图为这一日益凸显的行业难题找到答案。历经3年开发,延锋在大角度躺倒正向坐姿状态下的碰撞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,并获得60多项相关发明专利。

据悉,方案汇集了Pre-Crash座椅快速回复、座椅随动机构(FUS)、座椅集成安全带(ABTS)、坐垫气囊(BAB),及头套式安全气囊(HAB)等技术,当在发生正面、侧面、小偏置碰撞及翻滚事故时,对从标准坐姿到大角度躺倒各个正向姿态下的乘员提供全方位保护。具体如何保护乘员?

★Pre-Crash座椅快速回复

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时,根据车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(ADAS)或自动驾驶系统(SDS)发出信号,座椅快速回复功能将座椅在碰撞前短时间内,从大角度姿态调整至满足乘员保护的姿态。

★座椅随动机构(FUS)

当ADAS或SDS未能准确预测出碰撞,或车辆不具备预碰撞功能时,碰撞发生后,在大角度坐姿或躺姿下,随动机构让座椅按照既定路线回到合适靠背角度,通过优化坐姿提高对乘员的约束保护。

★座椅集成安全带(ABTS)

通过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的卷收器,实现不同座椅靠背角度下更贴合人体姿态的安全带锁止功能,为乘员提供更有效的保护。

★坐垫气囊(BAB)

预埋在座椅坐垫前端,能在碰撞早期打开,有效减少乘员惯性前冲,以抵消腰椎力、缓解上躯干的碰撞能量,降低乘员腰椎压力而导致的伤害。

头套式安全气囊(HAB)

以全新的气囊造型设计打破传统,一种完全集成在座椅上的全包裹安全气囊,能在多种不同碰撞场景下更好地保护乘员的头、颈、胸等关键部位。

终于轮到中国给国际定行业标准

经过严密的测试验证,此次发布的技术可满足目前(L0-L3)及未来自动驾驶(L3-L5)的乘员安全需求,具备可商业化开发的条件。

至于这一解决方案是否会增加主机厂的成本?延锋的答案是,原本车内就有气囊,Safe Unit可以把周边三个气囊全部取消,做成一个环抱气囊,而原本就有的安全带只是多了软件,只是坐垫气囊、爆破触发装置确实会增加一些成本。

“本身零部件成本增加得并不多,但整个系统的配合协作和验证,包括里面软件的投入还是相当大。延锋接下来要SOP,留下来最大的功课就是和整车匹配。”倪嘉文坦言。

“这个项目从概念到有想法,再到有行动,其实三年都不止,大概有五六年时间,我们还探索过其它技术方案。”陆凯表示,“该技术可能还不是终极版,未来还会有新突破。”

这也是为何这项安全技术推出的时间,要晚于零重力座椅量产时间。倪嘉文向汽车之家坦言,“Safe Unit的开发难度要大于零重力座椅本身,虽然两者差不多同时开始研发,但是我们先投产零重力座椅。这也是一种规律,应用场景来推动法规建立。”

正如1895年先有车,1959年才有三点式安全带,是一样的道理。“很多法规也好,产品的科技进步也好,一定是由需求驱动的。”但陆凯也强调,“这并不代表如今的零重力座椅不安全,安全和不安全有严格的限定,有很多因子计算来得出结论是否安全。”

正如L3以上自动驾驶的普及,不仅是技术问题,很多是法律法规还未准备好,它是一个渐进过程。延锋希望推出这项技术,慢慢完善以后,立法再进入下一个台阶。

同自动驾驶一样,安全技术也有很多Corner case。倪嘉文举例,前段时间业内比较关注的偏置碰撞,也算Corner case。偏置碰撞是指在一定角度下的碰撞,但现实中的侧偏碰撞案例往往是多角度的,如果某辆车对25度偏置碰撞进行了改善,但还是有可能在30度偏置碰撞时出现问题。

随着座椅在座舱内的角度、位置、乘员坐姿等越来越多元化,后续延锋也将继续深入研究更多适用不同场景的安全保护方案,比如躺倒坐姿侧面保护、背向驾驶等更多复杂的碰撞工况研究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原先很多安全法规都是中国跟着国际走,而此次延锋这项安全技术发布,反向给国际定下了一个行业标准。陆凯称,“过去在安全法规方面,美国领先,欧洲第二,中国第三,今天有一个机会,中国可以领先发布一个解决方案的法规,延锋把这几十年没有人回答的题目做了回答,就看下一步如何走。我们会去推动立法,也会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。”(文/汽车之家 彭斐)

查看同类文章:行业视角零部件新技术更多精彩内容:新车官图汽车之家行业-大数据 全领域 新视点

标签: